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布加迪 >> 布加迪图片 >> 正文 >> 正文

大众到底有多大

来源:布加迪 时间:2022/12/11

我们说大众“大”,一般都是在说它的经济实力,实际上大众除了有钱以外,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是符合“大”的定义的。

成立大众的“骗局”很大

许诺德国人民人手一辆轿车首先成立它的骗局很大,关于“大众骗局”这件事情,《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里面就提到过,大众汽车,是希特勒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的产物。

他在年进行选举的时候,给他的德国人民许了一个承诺,每一个德国人都应该有一辆汽车,就像美国一样。

要知道,当时美国是每5个人就有一辆汽车,德国,是每50个人里面才有一辆。这个许诺,无疑精准地抓取到了,当时民众的需求。

这个就好比,班里面要选个班干部,竞选的候选人说,我要让每位同学都有一台iPhoneX,就是差不多的效果。

售价高,推出相应政策鼓励国民购买因为要造“国民车”,希特勒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国营公司,也就是大众汽车的前身。

这辆所谓的“国民车”,被称之为“KDFWagon”,也就是初代甲壳虫,售价是马克。

什么概念,当时德国人均月收入是马克,如果不吃不喝,大半年的工资,是可以把甲壳虫带回家。

并且为了鼓励潜在买家,政府还实施了一个“KDF-Car储蓄计划”。

大概意思就是你每周买一张5马克的专用邮票,贴在“KDFWagon”的存折上,什么时候贴满马克了,就可以去换那辆车,当时有33万人参加这个计划。

二战爆发,“国民车”承诺未兑现但是一年后,时间到了年,二战爆发了。之前约定好的“国民车”,都变成军用装甲车了。

换句话说,政府没把造出来的车给所谓的国民,德国国民还白交了几千万马克。

这就好比小时候,很开心,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收到很多红包。

突然之间你妈飘过来,我帮你把钱都存起来,等你长大了我到时候给你用,长大了有多少人用过小时候红包。

大众并非自己设计,而是模仿“太脱拉”值得一提的是,这国民车,也不是大众它自己设计的,是设计师费迪南德,模仿了捷克汽车“太脱拉”制作的。

为了这个事情,大众公司年还赔了万马克的,这就算是个骗局了。

大众存活到现在的运气成分也很大

二战后大众作为战利品被英军接管大众汽车,从老底子希特勒那个时候,开始拾掇拾掇这么弄,一直到现在,它还能活着,它的运气成分也是很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对纳粹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就拿英国皇家空军来说,直到年德国投降前一刻,轰炸才刚刚停止,战后差不多都变成平地的,大众汽车厂,被英军接管了。

因甲壳虫才意外被保留下来从正常的剧本来看的话,大众工厂应该会被拆解、变卖、充作战争补偿。战利品嘛,没收了嘛。

但后来接管大众的英军赫斯特少校,从废墟中找到了甲壳虫的原型车,感觉这车还是不错的,直接卖掉有点太浪费了,这样大众才被保留下来。

这个就有点运气成分了,就好像明明去商场买衣服,结果刚好看到一双特别喜欢的鞋子,顺手就买下来了,和意外的收获是一样。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看了钢琴师的电影,一个德国军官刚好特别喜欢弹钢琴,这个犹太人快要挂掉之前「当当当当」弹了一下钢琴,弹得真的好,不愧是钢琴家,不杀了不杀了,概率是很低的。

法国强行收编大众,但未成功其实战后法国,也想把大众总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搬到法国去的,用作战争赔偿。

为了这件事情,法国还特意以战争罪拘捕了当时设计甲壳虫的费迪南德一家,要求他们一整家子人,在法国继续进行甲壳虫的设计工作。

但是这件事情最终遭到了法国当地汽车工业协会的联合反对,法国强行收编大众的梦,也到此为止了,中间有个小插曲,下次再跟你说。

美国福特也想收购大众,但最终放弃那么除开法国,美国人也想掺合一脚的。

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也是曾经考虑过收购这个大众公司的,但是这个大众的股权纠纷,再加上本身是纳粹基因。

福特想想,算了,不要给自己惹麻烦了,也就放弃了收购大众的想法。

大众就这么莫名其妙、坎坎坷坷、一波三折的活了下来,没有变成一块平地。

大众销售汽车的能力很大

产量高,甲壳虫成为汽车史上经典车型再说说一个大,大众销售汽车的能力是非常大的。战后,大众汽车为了实现当年的所谓的国民车的承诺,也为了让自己东山再起,开始重新制造甲壳虫汽车了。

从起初承诺交付给英军的2万辆开始,甲壳虫逐渐就在世界各地畅销起来,成为了汽车史上的经典车型。

年总产量万辆,年产量超过万辆,年甲壳虫打破福特T型车的产量纪录了。

推出的帕萨特和高尔夫,同样横扫市场随后、,大众连续推出了帕萨特和高尔夫,也继承甲壳虫恐怖的销量,横扫市场,成为汽车史上另外2款能排进销量前10的车型。

这个就有点像,大众它就是艺考生,美术专业特别的优秀。本来是当专业生培养的,结果人家文化课一考,也是门门满分、门门优秀,其他同学拿它没有办法,比都比不过。

大众在年打败丰田,成为销量王现在大众全球工厂每分钟能生产19辆汽车,在欧洲每4辆,就有一辆是大众车。

年的时候,万辆,打败丰田,成为汽车品牌里的销量王了。这也算是大。

大众品牌规模也很大

大众产业涉及各个领域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大众品牌的规模也很大,这不是说它厂多。它这个东西,我这么跟你说吧。

它从汽车到摩托车,从理财到运输,各个行业各个角落都是有的。你哪天要是买到什么大众牌钢笔、大众牌冰淇淋也不要觉得奇怪。

奥迪、兰博基尼等品牌陆续被大众收购年,奔驰把奥迪给买掉了,奥迪接着又遭遇了财政危机,奔驰又不想给钱去救它。

年到年两年的时间,一点点的把奥迪卖给大众了。其余还有,像年的兰博基尼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了,经过数次交易之后,年,也落入了奥迪的麾下,成为了大众的品牌。

年宝马,原来是想买劳斯莱斯汽车的,却在投标中败给了大众。年,保时捷收购大众不成,反被大众给收购了,著名的蛇吞象。

大众涵盖多种档次车品牌大众前前后后来算,普通品牌,大众、西雅特、斯柯达3个。豪华品牌,奥迪。超豪华品牌,保时捷、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4个。

再加上商用车品牌,斯坎尼亚、曼恩、大众商用车。摩托车品牌,杜卡迪,总共有12个品牌。

员工多,业务涉猎广泛现在大众占据了世界上12.9%的汽车市场,全球总共个工厂,家子公司,60万员工。

什么概念,60万人,就是福特和通用两家加起来也只有44万的员工。

除此之外,大众集团还有提供金融服务的,包括什么经销商、客户融资、租赁、银行、保险业务、车队管理,各种都是有。

大众面子超级大

“大众法”让德国可以不遵守欧盟法律再来讲个大,大众的面子超级大。

怎么个理解,大众面子大到可以让德国不遵守欧盟的法律体系。年,大众成为了股份有限公司,这就从国企变成了民企了,随时都有可能被收购。

但德国政府,为了保证对大众汽车的控股权,专门拟定了一条法律,叫“VolkswagenAct”,也就是大众法。

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下萨克森政府,持有20%的股份和表决权。但是,只有票数超过80%的时候决议才能通过。

要收购大众,必须要政府同意反正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政府不同意,大众就永远不可能被其他公司收购,而且还是有法律保护的。

这个就有点像我们看的、搞的各种活动,餐厅门口说,送什么,送什么,下面有很小的一个小字写在那边,“最终解释权归XXX所有”,不管人家怎么做,不管你哪里出问题,你这句话丢出来就行了。

你想想,电视剧里面男生和女生吵架,女生气的要死,掉头就走,男生抓住她的手,第一句话是什么,不是说对不起,也不说我爱你,人家第一句话就是,你听我解释,你就知道解释权有多强。

欧盟提起诉讼,但都未成功欧盟看到这条霸王法律很不爽的,年开始针对大众法律的前期调查。

年进入违反合同程序,年开始诉讼,诉讼理由是“大众法”限制了资本的自由流动。

德国不听话,没有废除大众法,年只是在原版基础上对大众法进行了一个修订。

欧盟当然看不过,又一次诉讼,但德国仍然只是推诿修改案,并没有最终废除这个大众法。这还是挺有意思的,面子大不大,一个国家替着一个公司撑腰。

大众也爱出大问题

大众丑闻多,是罚款大户还有一些大的什么,也有可能我们比较熟,大众爱出大问题。

在大众排放造假案之前,美国收过最高的汽车品牌相关罚金是,12亿美元,丰田那里搞来的。

在年3月,大众因为排放门事件被美国司法部罚了43亿,从被曝出尾气排放造假丑闻以来,总共罚款加一块,已经快亿美元了,一跃成为“罚款大户”,这个豪气。

这笔钱差不多是大众、这2年的盈利的总和了,但是大众为了尽快解决丑闻,最终觉得,这钱还是得付。

投诉率超过一半,但国内销量仍然第一国内的大众也因为途锐进水、速腾断轴、途观自燃等这些问题,也会成为这种的常客,投诉网站的常客。

根据中国汽车投诉网的统计,大众品牌占到了全部自燃车辆品牌的52%,超过一半。但讽刺的是,国内乘用车销量的桂冠,也一直是属于大众。

什么都是大,挺有意思。

为了消除丑闻,花费大笔公关费这个是因为大众为了消除负面丑闻,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好一点的印象,付出了一笔惊人的公关费。

以公共关系里的重要一环,广告来说。全球企业广告投入前的排行里面,大众汽车排在第4,花了66亿美元一年的广告收入,相当于可以买下4个沃尔沃。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有什么不同?

说来说去,大众的大是方方面面的大,运气大,销量大,体量大面子大,当然,出的问题也很大。

那大众这么大的体量下面,奥迪,斯柯达之类的都是怎么生存的呢?

斯柯达是不是在偷工减料,苟且偷生呢?奥迪有没有通过些小手段,故意拉开三兄弟的质量差距呢?

大众在国内分成了两兄弟,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真的是亲兄弟吗?他们之间到底是皇子夺嫡,还是说难兄难弟?

关键词:大众想要知道这些很简单,只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