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尽管收藏市场看似繁荣,号称拥有亿万藏友的“全民收藏”热潮,最终似乎只是让少数人获得了利益?
我们怀揣着美好的理想,但现实却常常让我们感到无奈。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收藏世界里,穷人即使手中握有珍宝,也难以得到认可;而富人手中的藏品,即便存在争议,也总有人愿意为其捧场。
那些坚守至今的藏友们,他们迷茫、无助,没有知情权、议价权,更没有话语权。所谓的“民藏宝藏”,对他们而言,仿佛只是一场遥不可及的黄粱美梦。
然而,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一个被忽视的重要事实:收藏市场的繁荣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民间个人收藏其实从未真正享受过“完全开放”的待遇。
各种限制和条条框框让许多藏友感到束手束脚,仿佛是在戴着脚镣跳舞。国家政策对收藏行业的影响深远,它主宰着这个行业的命脉。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至本世纪初的《文物保护法》,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私人对文物古董并没有所有权。
这是因为那时的国家实力相对较弱,一旦开放私人收藏,可能会导致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国力逐渐增强。年颁布的《新文物法》承认了私人对古董的所有权,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与欧美国家在收藏领域的差距依然明显。老外们牢牢掌握着精品古董的话语权,他们将传承有序、名家旧藏等观念塑造成了坚不可破的“行业标准”。
从那时起直至现在,我们在精品古玩的经营策略上一直受到老外的牵引。稍有门路的藏家都以将精品销往国外或与外国人合作为荣,甚至盗墓贼和文物贩子在获得精品后也首先考虑如何走私到国外。
与此同时,国内大量初入收藏领域的藏友们仍处于摸索阶段。政策上的“有限开放”使得他们只能接触年代较近或熟坑的藏品,对于高古文物则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犯法律。加之商家和高端市场的短视行为泛滥,市场非理性发展,导致数不清的精品文物流失海外,而国内市场则充斥着赝品。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掉,这成为了当时收藏市场的真实写照。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近两年,尤其是疫情爆发之后。老外们的一系列奇葩操作让国人开始意识到:原来外国的月亮也并非特别圆。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我们终于有了与欧美抗衡的底气。而收藏行业则承接了资金无处可去的“痛点”,从封闭期到有限开放期再到现在的规范期,前所未有的机遇大门已经缓缓打开。
当下,“房住不炒”已成为定局,各种金融平台充斥着诈骗行为,虚拟币等纯空气数据也被国家明令禁止。看似投资品种繁多,但真正可靠的却寥寥无几。热钱急需寻找出路,与炒球鞋、炒服饰、炒玩具等投机行为相比,古玩无疑拥有更为坚实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因此更受资本青睐。再加上移动网络带来的便利条件,众多藏品已经开始起飞!
翡翠玉器成为大热门、银元古钱接连暴涨、手表白酒成为新风向标、明清玉和精品民窑开始厚积薄发,甚至连现代匠人的工艺品都受到追捧。谁说收藏行业衰落了?资本用钱包来投票,一个又一个的微拍APP崭露头角,受到各大企业的资金注入支持;各类财团布局直播领域;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进程加速;国家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收藏不仅是个人身心愉悦的乐趣所在,更是推动资金流动、增加经济活力的优质投资品种。
国家看到了这一点并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各类资本也看到了这一点并毫不吝啬地掏钱布局。可以说真正的收藏盛世不在过去而在当下!
只有全民参与的行业才是最具“暴利”潜力的行业。这里的暴利并非指一夜暴富的投机行为,而是指通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形成的实力与机遇的结合。
过去的收藏市场是少数有钱有闲人的游戏场所,看似单件藏品价格高昂但总量有限;高端拍卖行一年的总成交额也不过数百亿而已,与宣传中的万亿市场规模相去甚远。
大众集团旗下拥有兰博基尼、宾利和布加迪等超豪华品牌,但这些超跑大多都处于亏损状态;它们所撑起的其实是“品牌效应”,而真正支撑大众汽车千亿美元商业帝国的则是那些价格亲民、销量巨大的普通车型。
同样地没有民间大量玩家的参与和支持,收藏市场终究只能沦为富豪们自娱自乐的游戏场所;只有打开慧眼、开放民藏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格局视野和共同富裕的终极理想。
我们曾经因为短视而让收藏这个本应大有可为的行业经历了“落寞的二十年”;在金钱游戏中迷失方向的高端玩家成为了笑柄;在有价无市中挣扎求生的民间玩家失去了文化自信……但未来已来!
完成“重新洗牌”后的收藏行业将迎来民间玩家作为毋庸置疑的主力军时代!同时民间藏家们也呼吁了很多年希望规范那些“不合时宜”的问题:比如鉴定要立法、规范专家队伍、证出一门、淘汰伪专家;比如造假要遏制不能再让假货贩子在赝品和工艺品之间反复横跳欺骗消费者;更比如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给予那些隐藏在民间的精品文物一个“走向阳光”的机会。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盘活民间海量的古代艺术品并推动其产业化运营发展,那么将无疑为那些历经甜酸苦辣而无怨无悔的民间藏家们带来希望和期盼!这也将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作者寄语
古玩收藏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吸引着众多藏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251.html